智能配線技術與產品應用成熟期到來

時間:2016-04-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雖然市場前景樂觀,但是我們國家還沒有將智能配線管理系統(tǒng)列為國家的標準體系中,更加談不上著手標準編制工作的開展,只是將相關的技術要求作為一個章節(jié)的內容體現在布線系統(tǒng)的工程建設國家標準中。

“智能布線”的概念并不是現在才受到關注,90年代中期就有以色列公司將其作為軍工產品推出,提出了布線系統(tǒng)采用電子配線架管理的應用技術。但當時設備成本相當高,從需求角度來說,中國的布線市場無法接受。經過近10年的發(fā)展,大家從社會倡導的智能、綠色、節(jié)能的要求出發(fā),重新提起它,這也是信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意味著智能配線技術與產品應用成熟期的到來。

布局系統(tǒng)

可以這么比喻,“智慧城市”是由大大小小的“智慧單元”組成的,“智能配線”在“智慧單元”中,就像一個小小的螺絲釘,但它可以服務于整個“智慧城市”,為平臺的信息基礎設施服務。為基礎設施的配線、跳線提供自動化的管理,解決與應對布線規(guī)模日益增大的壓力,使用更少的資源、更短的時間、更簡的手段完成管理任務。在計算機技術的參與和網絡的支撐下,使布線的狀態(tài)變得可跟蹤,可控制、可管理。

相比之下,傳統(tǒng)布線系統(tǒng)的管理只能依靠手工操作的方式對管理文檔的數據與內容進行記錄、生存與變更。設備端口連接狀態(tài)的變化與改動很難在第一時間反應在管理文檔中,在記錄的工作中會產生諸多的誤差,最終將會直接影響到網絡的正常運行與信息安全。

不過,智能配線管理系統(tǒng)適合應用于大型布線工程,尤其是數據中心機房的配線系統(tǒng)。有調查顯示,近70%的用戶認為電子配線管理系統(tǒng)在3000點以上的工程項目中應用比較經濟合理。但是對于智能配線管理系統(tǒng)產品的選用仍是需要理性對待的,要從采用技術的可靠性、可用性、適用性及投資費用去考慮,更要從軟件的操作與二次開發(fā)及開放水平去衡量。目前國內的布線企業(yè)通過對國外品牌產品制造與應用技術方面進行消化、吸收、改進,已經形成具有自我知識產權的特色產品,將會與國外產品并駕齊驅。

據統(tǒng)計,2011年中國綜合布線市場智能布線系統(tǒng)產品市場規(guī)模約1億元,預計2012年將會占到布線市場3%~5%的份額。雖然市場前景樂觀,但是我們國家還沒有將智能配線管理系統(tǒng)列為國家的標準體系中,更加談不上著手標準編制工作的開展,只是將相關的技術要求作為一個章節(jié)的內容體現在布線系統(tǒng)的工程建設國家標準中。倒是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布線工作組已完成編制了《智能配線管理系統(tǒng)應用設計與安裝技術白皮書》,這將會成為行業(yè)的一個技術成果。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總是會有一個社會正確認識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排除誤區(qū)、合理應用,真正發(fā)揮出它的“智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