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入侵”人類生活 技術仍需磨煉

時間:2017-10-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yè)機器人頻道

伴隨著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準確率的提高,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被服務機器人所“侵蝕”。不過相比于工業(yè)機器人,仍處于發(fā)展初期的服務機器人還需要多加磨練。

眼看2017年即將過去,在這期間,服務機器人產業(yè)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去年,服務機器人大多還只是展會上的一個產品,僅有少許走進了人們的家庭生活。那時,人們見到它們的第一眼,多是以一聲驚奇的“哇”來開場。

在互聯(lián)網興起之時,有人說,在網絡面前,沒人知道坐在電腦前的是一只“狗”。而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有人說,在電子商務面前,沒有人知道為你提供服務的或許是一個機器人。如今,服務機器人越來越多地走進生活。

服務機器人一般分為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和專業(yè)服務機器人,前者包括我們日常在家庭中所見到的掃地機器人、兒童教育機器人等等,而后者則更垂直于領域,像迎賓機器人、醫(yī)療機器人、安防機器人等等。

伴隨著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準確率的提高,以及它們在服務機器人身上的一個更好地融合,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被服務機器人所“侵蝕”。同時,這也說明了服務機器人在B端、C端市場的一個需求量之大以及速度的增長。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最新發(fā)布的《人工智能時代的機器人3.0新生態(tài)》白皮書顯示,到2020年,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在醫(yī)療、零售批發(fā)、公共事業(yè)和交通領域的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70億美元。

而中國市場在未來十年更將成就機器人產業(yè)的萬億市場規(guī)模。IDC預計,到2027年,智能機器人產業(yè)在中國的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1.6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宏觀經濟層面,中國5-8%的GDP將由機器人拉動和促進。

整體來說,中國服務機器人發(fā)展機遇呈現多樣化趨勢,首先是市場方面,受老齡化等因素影響,中國存在巨大市場需求。其次,國家對服務機器人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再次,我們國家也具備了進一步發(fā)展服務機器人的產業(yè)基礎。

據統(tǒng)計,到2020年,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將超過2.48億,其中80歲以上的老人將超過3000萬人,這類人群對服務機器人的需求非常迫切。除了助老機器人,助殘技術人、康復機器人、醫(yī)療機器人等在中國均存在巨大需求。另外,機器人進家庭在中國也蘊含著無限的商機。

不可否認,從去年到今年,越來越多的服務機器人開始“嶄露頭角”。相比于往年,它們在某些方面體現出了服務機器人產業(yè)不斷進步、欣欣向榮的一種情勢,而在背后,一些遺留問題的解決仍然需要繼續(xù)思考。

比如在服務機器人的應用中,人機交互依然是重點難題。要知道,人機交互不是簡單的語音交互、語義理解,而是綜合運用了語音、動作神態(tài)、觸屏、遙控器、環(huán)境感知與控制在內的多種交互形式,對語音來說,又包括語言內容、語速、語調等。由此看來,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相比于工業(yè)機器人在國際上的有所成就,還處于發(fā)展初期的服務機器人還需要多加磨練。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yè)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