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技術助力JWST! “金眼睛” 探索星際訪客 3I/ATLAS

導語:每一張由韋伯望遠鏡拍攝的震撼宇宙照片,背后都有 PI 精密定位技術的支持。

1.jpg

  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裝配過程中,PI(Physik Instrumente)技術在裝配和校準主鏡段的關鍵時刻鼎力相助,為后續(xù)深空觀測奠定基礎。2021年12月25日,終于到了用阿麗亞娜5號火箭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發(fā)射到太空的時候了。經(jīng)過30天的飛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繼任者到達了距地球150萬公里的所謂拉格朗日點的目的地。從此以后,這臺望遠鏡將與地球一起繞太陽運行。借助反射鏡和探測器,JWST能夠回顧過去 – 回到宇宙初期。為此,這臺望遠鏡使用可見光紅色波段(0.6微米)到中紅外線(28微米)的輻射。其使命是探索宇宙的起源,自7月11日以來,JWST一直在發(fā)送來自太空深處的精美圖像。


  星際訪客“金眼睛”

  用于精密定位主鏡段的六足位移臺

  JWST的輕型可伸縮主鏡由18塊六角形子鏡組成其旋轉(zhuǎn)表面,主鏡直徑超過6.5米。在展開運行狀態(tài)下,這塊主鏡的大小與網(wǎng)球場相當?!盀榱耸圭R段組合起到單面鏡的作用,必須將其放置在彼此相距數(shù)毫米的范圍內(nèi),以達到幾分之一毫米的精度。人工操作員無法如此準確地放置反射鏡,因此我們開發(fā)了一套機器人系統(tǒng)進行裝配,”華盛頓總部的NA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項目負責人Eric Smith說(資料來源: NASA)。

  為了精密安裝各鏡段,端部帶有專用PI六足位移臺的機械臂可以沿六個方向移動。如此一來,就可以使用望遠鏡結構高度精密地移動并定位各個鏡元件。在一支工程師團隊操縱機械臂的同時,另一支團隊使用激光進行測量,以確保在安裝下一鏡段之前,每個鏡段均已精準定位、用螺栓固定并粘合到位。

2.png

  憑借100千克的負載能力和亞微米級的分辨率,PI的六足位移臺可以在裝配期間精密定位JWST鏡段。圖像提供者:NASA – Chris Gunn

  冷卻期間的反射鏡測量

  在冷卻到太空溫度的同時,鏡段及其支撐結構會承受高強度的熱應力。預先確定由此產(chǎn)生的變形并在設計過程中考慮這一點極具挑戰(zhàn)性。為了觀察冷卻過程中各鏡段的行為,在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的X射線和冷凍室(XRCF)進行了光波前測試和熱應變測試。定制型H-850六足位移臺用于復雜的測試裝置。為了記錄從室溫冷卻下來的反射鏡變形,將特定的干涉儀安裝在六足位移臺上。六足位移臺可針對每個溫度目標值同時實現(xiàn)簡單且高精度的干涉儀定位和對準。

3.png

  冷卻室內(nèi)視圖。圖像提供者:XRCF

       NIRSpec儀器校準

  JWST中集成的NIRSpec(近紅外光譜儀)儀器是波長范圍為0.6至5微米的光譜儀。它能夠同時記錄多達100個物體的光譜。在校準物體的同時,還會模擬太空中的運行條件,尤其是77開氏度(-196.1攝氏度)的溫度和高真空條件。為此,其中使用了多個PI線性軸。通過使用一種稱為Dispal?的特種類型的鋁,可以將線性軸設計為在指定的氣候條件下無差錯運行。

4.jpg

  韋伯望遠鏡拍攝的“創(chuàng)造之柱”影像

  每一張由韋伯望遠鏡拍攝的震撼宇宙照片,背后都有 PI 精密定位技術的支持。

  宇宙探索:星際天體 3I/ATLAS

  2025 年 7 月 1 日,3I/ATLAS 被 ATLAS 巡天望遠鏡發(fā)現(xiàn),它是繼“奧陌陌”和“鮑里索夫彗星”之后人類確認發(fā)現(xiàn)的第三顆星際天體。

  2025 年 8 月 6 日,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JWST)將其紅外視野近紅外光譜儀(NIRspec)對準了 3I/ATLAS,對其進行了首次觀測。

  闖入太陽系解密古老宇宙

  3I/ATLAS 軌道偏心率高達約 6.1,軌跡呈明顯雙曲線,意味著它來自太陽系之外。通過觀測,JWST 發(fā)現(xiàn) 3I/ATLAS 的彗發(fā)中二氧化碳含量異常之高,遠超對普通彗星的認知,還檢測到了水、水冰、一氧化碳以及羰基硫等物質(zhì)。這些觀測結果有助于科學家了解 3I/ATLAS 的物理特性、化學構成以及起源等,為研究星際天體和其他恒星系統(tǒng)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線索。

  從深空觀測到地球?qū)嶒炇?/strong>

  PI秉持 “精密定位,探索無限” 理念,其精密運動控制方案貫穿航天觀測、量子物理、以及工業(yè)自動化、光子學、半導體、顯微鏡和生命科學等細分市場等前沿領域,為科學與工業(yè)邊界突破提供核心支撐。

  從韋伯望遠鏡的金色鏡面到星際彗星 3I/ATLAS的軌跡,PI的技術正幫助人類看見更遠的宇宙。

  “精準,成就探索;納米之間,盡顯宇宙之美?!?/p>



傳動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傳動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ǎng)(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wǎng)”,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wǎng)轉(zhuǎn)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業(yè)內(nèi)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zhuǎn)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qū)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wǎng)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娓娓工業(yè)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qū)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