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舉行了2011年中國科學儀器發(fā)展年會之科學儀器產業(yè)化論壇。來自科學儀器研究部門和生產企業(yè)的嘉賓們就目前科學儀器產業(yè)化的困境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分享了產業(yè)化的成功經驗。
據國內權威部門統計,“九五”、“十五”科技攻關計劃與“863”計劃共安排科學儀器設備研發(fā)課題1251項,但攻克關鍵技術并轉化為市場化產品的課題僅為100多項,其中實現大量推廣應用的研發(fā)成果還不足30項。一邊是大量亟待產業(yè)化的科學儀器成果,一邊是急需新技術、新成果的科學儀器生產企業(y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這種科學儀器成果轉化成功率低、產業(yè)化過程不通暢的現象呢?
參加本次論壇的嘉賓們普遍認為,前期專家的科研過程和后期工程師的產業(yè)化過程是兩項完全不同的活動??蒲懈嚓P注技術的創(chuàng)新,產業(yè)化則更關注產品性能和市場前景。另外,科研院所、高校在儀器研發(fā)過程中,關注點更多地集中在控制儀器的性能指標,對于成本和部件配置卻很少涉及。但企業(yè)更關注的是儀器可商品化的程度,強調的是一個儀器所用到的器件、材料以及加工都應有合理的成本。
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副所長劉建國研究員認為,科研院所和企業(yè)截然不同的理念和文化,是造成科學儀器成果轉化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文化理念上的截然不同導致雙方往往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成為科研成果產業(yè)化過程中的障礙。
成果轉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的過程,如何提高科學儀器產業(yè)化的成功率?“同行轉讓,優(yōu)勢互補”是出席本次論壇嘉賓們一致的意見。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儀器分析化學研究室主任關亞風,多年來一直從事色譜應用理論、新技術和儀器與傳感器研究,申請專利86項,授權發(fā)明專利41項,多項研究成果已經成功產業(yè)化。“我總結的經驗是,如果把成果轉讓給專業(yè)的分析儀器企業(yè),或者是給一些其他相關的技術含量更高的企業(yè)去做,這樣的對接會很容易成功;但如果轉給儀器行業(yè)外的企業(yè),即使對方有較強的資金支持,由于它的研發(fā)團隊對科學儀器領域的技術沒有任何概念,即使非常努力也很難做好?!标P亞風說。
2010年,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研究員、國內聲光技術領域資深專家于連生簽訂了金額500萬元的科研成果轉讓協議。對于這次成功的“牽手”,于連生和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青云都表示,“同行轉讓,優(yōu)勢互補”是合作成功的關鍵。丹東百特在顆粒測量儀器領域做得很成功,在粒度測試方面有相應的技術基礎,同時又非常希望擴充自己的產品類型,而于連生正好有這方面的成果需要轉讓,因此一拍即合。
對于企業(yè)如何介入產學研合作,促成成果轉化,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鈞深有感觸地說:“在研究初期,企業(yè)的工程師就需要介入,和專家一起研究。專家們通常會有非常好的想法,但有些事情他們并不擅長,比如精加工、畫圖紙、找加工單位等,而這些對于我們企業(yè)的工程師來講就相對容易多了。另外,工程師早期介入研發(fā),就會考慮到產品后期的生產,從而縮短二次開發(fā)的孵化過程?!?br />
對于長期合作的必要性,中科院安徽光機所的劉建國研究員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科技成果的轉讓絕不單是圖紙與資金的交易,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尤其在科學儀器行業(yè),一些非常核心的技術并不是在圖紙上,而是在人的腦里。所以企業(yè)和專家之間經常的、長期的、密切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我國科學儀器產業(yè)化之路荊棘叢生
時間:2011-06-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北京舉行了2011年中國科學儀器發(fā)展年會之科學儀器產業(yè)化論壇。來自科學儀器研究部門和生產企業(yè)的嘉賓們就目前科學儀器產業(yè)化的困境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分享了產業(yè)化的成功經驗。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surachana.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OpenAI聯手立訊精密打造全新AI硬件
9月20日消息,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人工智能(AI)技術大廠OpenAI 正在招募蘋果的硬件設計師,甚至開始與蘋果的硬件制造合作伙伴進行合作,因...
關鍵詞:2025-09-22科技巨頭戰(zhàn)略卡位AR眼鏡 "百鏡大戰(zhàn)"誰是王者?
隨著智能手機創(chuàng)新放緩,AR眼鏡因其便攜性、與現實世界增強交互的獨特性,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的下一代智能計算平臺的核心載體,成為連接物理...
關鍵詞:2025-09-22共促數據中心高質量建設 智贏AI時代
[中國,上海,2025年9月18日] 以“躍升行業(yè)智能化”為主題的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在上海世博展覽館盛大開幕。
關鍵詞:2025-09-22告別一知半解,富士研修幫你變身伺服大咖!
富士電機研修會——為您制定【伺服系統大咖計劃】
關鍵詞:2025-09-22TESTING EXPO 2025 CHINA 汽車測試及質量監(jiān)控KEST油壓制動器
上海國際汽車測試及質量監(jiān)控展覽會(Automotive Testing Expo China)是引領世界的國際博覽會,展示汽車測試、開發(fā)和驗證技術的各個方面,并在底...
關鍵詞:2025-09-22攜手全球計算聯盟,昊志機電以“N+1+3”機器人生態(tài)賦能智造未來
全球計算聯盟CloudDevice專業(yè)委員會(CD SIG)首次全體會員會議圓滿落幕,華為與中國信通院、中科院、昊志機電、中移互聯、中軟國際等20余家發(fā)起...
關鍵詞:2025-09-21儲能業(yè)務爆發(fā),為逆變器行業(yè)打開想象空間
2025年上半年,光伏逆變器上市公司業(yè)績全線飄紅,繼續(xù)保持增長勢頭,陽光電源更是以78.30億的凈利潤一騎絕塵,成為光伏行業(yè)最賺錢公司。
關鍵詞:2025-09-19人工智能+大數據:2025年它們如何塑造企業(yè)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使零售行業(yè)的推薦引擎能夠通過適應個人消費者偏好不斷學習。如今,大多數零售商依賴預測性庫存管理、自動化客服機器人和人工智...
關鍵詞:2025-09-19人工智能、物聯網和邊緣計算助力數字銀行轉型
Forrester Research 的報告《銀行業(yè)數字體驗的未來》揭示了人工智能 (AI)、物聯網 (IoT) 和邊緣計算將如何在未來十年徹底改變數字銀行業(yè)務。
關鍵詞:2025-09-19阿里自研AI芯片,意外曝光!
9月17日消息,9月16日晚間的央視《新聞聯播》,在報道中國聯通三江源智算中心項目時,一個不起眼的鏡頭捕捉到了阿里平頭哥自研AI芯片與國內外競...
關鍵詞:2025-09-19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